文件编号: 信息分类:工作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索引号:16305-20180112-692515 发布日期:2018-01-12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责任部门: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2018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文章字号:    标准          文章字体:  雅黑  宋体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等重要会议,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指针和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018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着力解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全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谱写新时代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江西篇章,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坚决打好房地产调控攻坚战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调控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全省各设区市实行稳控目标管理,特别是对进入70个大中城市的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三市严格执行现有调控政策。房价上涨压力过大的市县,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限购限贷政策。住宅库存少的市县,要进一步加大住宅用地出让规模和节奏,增加市场有效供应。

  切实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健全完善库存和房价统计体系,做到底数清、现状明、预判准,提高精准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能力。着力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严格限制信贷资金用于投资投机性购房。坚决打击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活动,防止信贷资金过度向房地产领域集中。严格落实属地责任,认真开展涉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法依规做好房地产领域信访维稳工作。

  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对违规企业采取“黑名单”、暂停网签、约谈通报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正面、客观解读房地产市场形势和调控政策,引导理性消费,稳定市场预期。

   第二,坚决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终端处置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不断提高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2018年底前,各设区市中心城区、赣江新区九江市区域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鼓励有条件的县(市)、省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工作。合理布局并加快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促进焚烧发电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原则上不再新建卫生填埋式垃圾处理设施。推广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服务。推进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在立项时要明确社会公益属性。加大力度继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进一步清除农村卫生死角,全面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20186月国家考核验收。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继续抓好瑞昌市、靖安县、崇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国家试点工作。

  加快污水处理步伐。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设市城市力争做到全收集、全处理。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注重整治实效,创新治理模式,加强公众监督,确保标本兼治、长治久清。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提高污泥资源化水平。推进“厕所革命”,大力推动农村户厕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以厕所污水治理为重点,明确技术路径,积极推广符合农村特点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狠抓建筑工地和城市道路扬尘治理。进一步落实建筑工程各方主体扬尘治理责任,瞄准薄弱环节,强化治理举措,全面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5100%”要求,即:施工现场硬质围挡率100%;出入口车辆冲洗率100%;建筑垃圾及余土清运实行密闭运输100%;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硬化,裸露场地和土方、堆场覆盖或临时绿化100%;施工现场土方作业、拆除作业进行洒水喷雾降尘100%。加快配备自动化洗车平台、雾炮机、塔吊喷淋等降雾除尘设施设备,提高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水平。重点抓好未纳入监管或逃避监管的房屋市政工程、建筑拆除、三通一平等施工扬尘治理。强化道路扬尘治理,采用密闭方式清运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严禁抛撒滴漏。进一步加大降尘设施设备投入,强化卫生保洁扬尘治理,对施工运输道路做到每日定时洒水、每周定期冲洗。

  大力开展违法建设治理。违法建筑,是城乡环境的一颗“毒瘤”,违反了城乡规划,影响了城乡环境。要切实把治理违法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重要工作来抓,开展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老城区、城中村等区域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坚决拆除铁路、公路沿线各类乱搭乱建、影响环境的砖厂、混凝土搅拌站、“蓝皮屋”等临时性构筑物,坚决遏制农村超高超大超限建房,铁心硬手抓违建,强化举措抓违建,确保违法违规建设“零增长”。

  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妥善处理资源保护和利用关系,全面完成景区总规和详规的报批工作,不断强化规划实施监管,确保景区建设有规可依、违规必查。推动建立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采取资金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促进景区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做好麻姑山、流坑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推动我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排位前移。

  第三,着力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人民群众早日实现住有所居。

  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大幅提高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量的比例,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27.8万套。提前尽快做好项目前期手续、资金筹措、房屋征迁等工作,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早安排、早落地、早启动。因地制宜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的市县应加大实物安置住房建设力度。注重质量,完善配套,努力把棚改安置住房建成为宜居舒心工程。切实防范棚改工作金融风险,强化成本控制,努力实现本辖区棚改项目资金平衡、风险可控。

  加快公租房分配和后续管理。加快公租房分配,基本完成列入国家计划开工建设的公租房分配。完善公租房分配方式,优先定向保障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行业困难职工住房需求,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推进公租房货币化,提高补贴标准,不断扩大租赁补贴保障范围。完善退出机制,通过租金调整、行政、司法、舆论等多种方式,坚决清退不符合条件的承租对象。完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推进省市县三级住房保障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公开工作,将保障性住房分配纳入政府公开目录清单。

  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工作,2018年实现归集住房公积金380亿元。加大查处限制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行为,切实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购房贷款权益。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重点支持首套贷款、控制二次贷款、停止三次及以上贷款。提高住房公积金服务效能,方便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全面评估政策出台后的社会稳定风险和隐患问题。严格政策备案管理,各地凡出台住房公积金政策措施必须报省厅事前备案。

  第四,着力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健全完善规划体系。持续推进空间规划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空间规划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着力推进规划期限为2035年的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市县协调发展,有序引导市县差异化发展,切实增强市县的吸引力、承载力。

  加强规划实施监管。推进遥感动态监测,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推进城乡规划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城乡规划信息系统,提高全省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城镇开发边界刚性管控,制定管理办法,出台配套政策,引导城市集约、健康、有序发展。

  推进城市设计。大力开展国家和省级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的管理制度,将城市设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强化建筑设计管理,充分体现江西地域特征、山水特色、文化元素。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队伍建设。推进建筑师负责制度,在民用建筑工程中充分发挥建筑师主导作用。

  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2018年要全部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充分挖掘历史底蕴,传承城市文脉风貌,避免城市精神衰落。

  第五,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全面实施城市“双修”。在全省范围实施城市“双修”,全面完成编制城市“双修”专项规划,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系统有序推进城市“双修”。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生态环境受损、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突出问题,谋划一批项目,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城市“双修”早日见效。推动城市“双修”工作向城乡结合部、周边农村延伸。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2018年全省新开工建设海绵城市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全力培育推动萍乡海绵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萍乡海绵产业。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萍乡市等4个全国排水防涝补短板试点城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形成城市排水防涝的好经验、好做法。

  因地制宜推进管廊建设。结合道路建设与改造、新区建设、旧城更新、地下空间开发,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尽量减轻管廊建设施工期间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编制交通拥堵、社会稳定等应急预案,着力防范各类风险。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所有管线必须入廊,并要合理安排各类管线的入廊顺序。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确保管廊发挥作用、正常使用。

  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科学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解决“城市病”的重要举措。要全面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加快地下交通、商业、仓储、垃圾集运等设施建设。推进地下空间“ 多规合一”,统筹布局各类地下设施。

  大力改造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禁止大拆大建、损毁城市记忆,推进“针灸式”改造方式,结合实际建设市政配套设施、无障碍环境、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雨污管网改造、道路改造、亮化、绿化、美化,实现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基本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整洁有序美观的目标。积极探索在既有多层老旧小区增设电梯,建立增设电梯建设管理机制,解决居民生活难题。

  第六,着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

  全面完成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任务。按照精简统一原则,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积极推行城管综合执法,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服务水平,确保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同时,要逐步实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向乡镇延伸,不断提高覆盖范围。

  实现城市现代化治理。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形成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建立综合性基础信息数据库,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手段,科学分析各类数据,形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机制。

  加强城市执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和考核,强化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切实履行城市管理执法职责,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明确办案时限,提高办案时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运用执法记录仪、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做到着装整齐、用语规范、举止文明,杜绝粗暴执法和选择性执法。

  做好城市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监测、应急等机制,保障城市供水、供气等城市生命线安全。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加强应急水源、备用水源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安全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公园、道路、广场时,应考虑灾害发生时人群疏散、临时避灾、紧急救援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城市安全应急联动系统,提升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第七,着力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

  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逐步建立以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依据和指导的乡村规划编制体系。开展设计下乡活动,通过示范引导,建设体现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村建筑。以农村“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实施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整治工作,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强农村建房管理,严格落实乡村规划,让乡村既有新房、又有新貌。

  坚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各地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改造方式,努力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和改造成效,确保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精准识别农村危房改造对象,重点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特困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推广成本低、工期短、效果好的农房加固改造方式,有效减轻贫困户建房负担。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省级验收,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加强传统村落和建筑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升行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推动传统建筑挂牌保护,进一步扩大保护村落数量,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守护农耕文明,留住乡愁乡魂。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专项保护基金等,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解决保护资金匮乏问题。

  加快培育特色小镇。从组织实施、资金保障、土地利用、评估监督等方面,细化特色小镇建设的推进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大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工作督导,加快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尽快在全省形成特色小镇建设示范效应。研究出台特色小镇退出机制,建立特色小镇培育发展工作机制。

  第八,着力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不得直接或变相设置各种障碍限制外地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区承揽业务,不得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区注册设立独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等,进一步破除市场壁垒、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和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建筑业“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力争达7千亿元,继续保持10%以上增长速度。加强建筑市场监管,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工作,抓好《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贯彻落实,全面实行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大力推进工程担保、保险等举措,有效化解工程风险。完善工程总承包管理,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动建筑业生产方式升级。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变革,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形成南昌市、九江市、上饶市、赣州市、抚州市、吉安市等6个城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群。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力争全省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0%,其中,政府投资项目达到30%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政府投资项目、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行商品房开发项目结构装修一体化成品交房。积极推进“门窗革命”, 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大力发展和使用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建筑品质。切实履行建筑节能减排监管责任,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和稽查,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监管体系。2018,全省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力争达到40%

  第九,着力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切实以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为抓手,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信用评价和惩戒机制,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全面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重点编制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防水等重点领域地方工程建设标准。深化工程勘察环节质量治理,开展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数字化交付审查试点。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工程档案归集等制度。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抓好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厉查处质量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严格规范招投标市场行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修订工程监理评标办法,积极探索EPC招标管理模式。加强招投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的事中事后监管,保障招投标活动各方主体合法权益。

  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监管体系,完善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监测和发布服务工作。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各项新型工程计价依据和规则的编制,及造价信息发布工作。

    加强建筑防震减灾工作。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监管。积极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文物保护单位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

  第十,着力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方针政策看齐,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全系统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始终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抓常抓细抓长,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防止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四风”问题,切实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教育和宗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堤坝。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加大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力度。不断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铁军”。